“快到家里坐!”上穿一件洗得泛白的蓝色外衣,下着一条相同洗得泛白的灰色长裤,笑起来脸上堆满了皱纹。眼前这个彝族汉子名叫李永金,本年52岁,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碑格乡碑格村委会西龙乡民小组党支部书记。
大伙儿围坐在一起,李永金脚上一双湿漉漉、沾满了红泥巴的迷彩胶鞋让他有些不好意思:“这段时刻雨水多,不少农作物受了水灾,刚从地里检查灾情回来。”
连日大雨导致的水灾,让李永金很挂心:全村1000多亩玉米、几十亩烤烟收成无望。这段时刻,李永金的首要作业是领着保险公司的作业人员逐家、逐地块定损。
核实受灾状况时,一些乡民因事不能参与,便托付李永金代庖。保险公司作业人员有些不放心:“这么多地块,确定错了算谁的?”李永金答:“全村3000多亩犁地,哪块地是谁家的,我都清楚。”
村里的农作物受水灾后,李永金冒着大雨连夜安排党员检查灾情,对一些有期望的地块进行抢救性排涝。而自家种的20多亩玉米本来受灾程度较轻,但因错过了最佳排涝时刻,已无期望。
连同李永金在内,西龙村有14名党员。尽管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李永金理解一个道理:党员就要干在前,为大众考虑。
“有难题,找永金”,是西龙村的乡亲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村里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付小华是一名烟农,母亲残疾、孩子念大学,家里劳作力有限,这些年,每到烟叶烘烤时节,李永金都会无偿协助付小华一家采摘烟叶,减轻他家的劳作担负。
说起李永金的尽心担任,当地烟叶作业站副站长黄亚男感触颇深:“村里的烤房了解查询、出产安排执行、烟田受灾核实……只需跟李支书说过的事,他从不推辞。”
上一年村里遭受了严峻旱情,本年又遇到了水灾,乡亲们丢失不小,这让李永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幸,前些年他和村干部发动乡民种下的300多亩香脆梨本年已开端挂果,现在市场价格不错,多少能补偿一些大伙儿的受灾丢失。
李永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些年,全村76户乡民,近30户建了新房,考取大学的娃娃有十多个,这让他一提起来就快乐。“大伙儿的日子跳过越好,咱们辛苦一点没啥。”李永金说。